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的荣耀 > 帝国的荣耀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千里寻夫

帝国的荣耀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千里寻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人们见李田氏如此坚决,又听闻江南以仁义著称,而且心里都存了侥幸,于是大家一咬牙便找了一艘船准备顺流东下。

虽然陈汉和江南还在打仗,但是江上的通路并没有完全断绝,老人们便学着那些商人,把身上带的钱财全部交给了巡江的汉军水师哨船,买个方便。检查的汉军水师听得他们的去意,心中已是同情几分,便顺势放过了他们。

到了安庆界面,江南水师截住了他们一行人,听说是来寻亲的,盘算过后还派船将他们送到采石矶。到了采石矶,李田氏等人才知道,那里足足埋了十五万具尸体,而且大火和混战之下,许多汉军阵亡者都无法登记姓名和籍贯,甚至很多人连尸体都辨认不出来,一起被埋在了山上。

看着几座山头上那密密麻麻的坟茔,李田氏和老人们不由呼天喊地,哭得死去活来。亲人生死不明,甚至都不知葬身何处?叫他们如何不悲伤。

招待处的人看到他们哭得悲切,于心不忍,于是便指出了一条路,让他们去江宁陆军部,看有没有机会去俘虏中找一找,说不定从那些人中能找到点线索。

汉军在当涂、采石矶、慈湖战事中阵亡者超过了十五万,全部被集中安葬在采石矶不远处的几处山头上,而陆军部按照行省惯例在采石矶设置了一个接待处,负责接待那些从陈汉治下赶来寻亲的百姓。(看章节请到)不过到目前为止只不过接待了千余人。

“存忠,怎么回事?”刘浩然听到前面的动静,正在进行的思绪被打断,不由抬起头来问道。

听完刘存忠的解释,刘浩然也不由地皱起了眉头。江南行省的做法,表面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虽然中国人乡情浓重,但是现在交通不便,又是两派交战,实际上来寻亲的陈汉势力的百姓还真不多,想不到居然有这么一群异常固执的人。

“带我去看看。”刘浩然吩咐道。

老汉和老妇们虽然看上去头发花白,带些疲惫,但是都显得矍铄,而一名不过二十多岁的妇人和她身边的七八岁的瘦小女童在其中就显得格外显眼。

李田氏等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匆匆赶到了江宁,但是天色已晚,他们只好在路边找个地方先歇息一晚,明日再去找陆军部。想不到在路边却撞到了刘浩然一行。

看到李田氏等人脸上的憔悴、悲伤和一丝期望,还有被抱在怀里女童那天真的脸,刘浩然不由戚然,转头对刘存忠说道:“先把他们安置在驿站,明日你先查一查,有了线索后我们一同去战俘营找找看。”

第六日清晨,刘浩然带着冯国用汇合李田氏等人一同前往句容的战俘营。十余万汉军战俘,被分成几个营,暂时被用来修建江宁经常州到平江的直道。而根据刘存忠查到的消息,句容战俘营有几个人据说知道李田氏那个村子男丁们的消息。

站在战俘营大门口,李田氏抱着女儿和乡亲们紧张地看着从大门口鱼贯而出的战俘们。这些战俘十人分成一组,在守备步兵团的押送下步行到工地上,然后按分工领取工具开始干活。虽然一天忙碌下来比较累,但是看押军士不会虐待他们,平日里饭食管饱,生病还有医师,所以这些战俘的脸上已经看不到丝毫的沮丧,反而显得有点精神和生气。

一位胆大的老汉在刘存忠的安抚下慢慢地镇静一点,开始详细讲述他们的来意。

他们是巴陵的渔民,属于一个村子的。家里都有男丁在汉军当兵,听说还都在一支部队里。去年年底,村里当兵的亲人合伙请军中一个记室写了一封信,说自己一伙人即将跟随汉王东征江南,并许诺打下江宁富庶之地后就带些钱财布帛回来。

巴陵靠着汉阳不远,又地处要道,船来人往的消息也算灵通。今年三月听说汉王挥师东进,一路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谁知到了五月份却传来汉军全军覆灭的坏消息。

村里人顿时炸了窝,推举几个老人到县上去问,却一问三不知,没办法之下,实在担心亲人的大家伙一合计,卖了些东西,凑了些钱粮,让老人们去汉阳打听消息。到了汉阳这才知道传闻是真的,数十万大军没回来几个人。

听到这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老人们顿时伤心欲绝,痛哭流涕。但是伤心过后老人们只能承认事实,准备回家算了。但是跟随而来的妇人李田氏却持意要去江南看看,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李田氏婆家娘家都已经没有亲人了,只有丈夫和女儿两个亲人,现在闻此噩耗,悲痛之余决意要找到丈夫,否则她死都不甘心。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