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残明 > 第七十二章 诱敌深入

第七十二章 诱敌深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一片广阔的山岭之间,有几条通往南京的道路,所以才有秣陵关、大胜关这些关口。其中大胜关在长江岸边,是沿着长江江岸前往南京的必经之路,秣陵关则在方山脚下,是穿过宁镇山脉,前往南京的咽喉要地。

当涂的楚军如果要去南京,除了大胜关和秣陵关之外,还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绕到东边的溧水县,顺着秦淮河乘船走水路。

对这三条进军路线,马国柱和张天禄都非常清楚,针锋相对地做好了准备。

果不其然,楚军很快发起了进攻,兵分三路进入应天府,对江宁镇秣陵关溧水县同时发起猛攻。

清军按照预定计划,稍作抵抗后,就退往第二道防线,诱敌深入。(未完待续……)

如果现在就出兵截断楚军的粮道,汪克凡必然回兵救援,还是难以消灭楚军。所以就按苏瑾所说,不妨以静制动,等楚军在南京城外铺开阵势,其他的各路清军援兵也相继赶到,然后再使出这个杀手锏,就能把楚军一举消灭……反正清军有水师助战,随时可以派出奇兵,不必急于出手。

经过一番调动部署,清军在南京城外设置了内外三条防线,静等楚军来攻。

第一道外围防线在应天府和太平府的交界地带,以江宁镇秣陵关溧水县为核心,这条防线的兵力并不多,除了溧水县以外,多半是摆个样子,就等着楚军来攻,然后就后撤诱敌深入。

第二道防线在南京城远郊,以大胜关涥化镇句容县为核心,这条防线的兵力也不算多,但是大胜关一带关系到南京城里的水源,所以防守兵力较强,由张天禄亲自镇守。

第三道防线在南京城近郊,主要依托城外的几座小山,修筑坚固的军寨营垒和据点,并且屯以重兵,等待楚军来攻。这道防线就要动真格的了,防守的兵力较强,总不能轻易被楚军打到南京城下,在紫金山上架起大炮,随便向城里轰击。

百度搜索“”

一切安排既定,马国柱又派快马传令,催促胡茂祯等部的援兵尽快赶来,和汪贼决一死战……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地形非常特殊。

据说当年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了南京的地形后,留下“虎踞龙盘”的评语,最适合帝王建都……所谓的虎踞龙盘,石头城就是蹲着的一只老虎,在南京拐弯的长江就是盘龙。

南京北面和西北方向是滔滔大江,南边和东边有宁镇山脉的诸多低山丘陵,比如茅山、栖霞山、紫金山等等(紫金山就是钟山,“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那个钟山),四面八方皆有屏障,在长江三角洲的平原地区非常难得。

位于南京以南的宁镇山脉,没有什么高大的山岭,但是覆盖面积很广,后世里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率领新四军在这里建立了茅山根据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